图片
图片
图片
国学经典
共学勉之~
图片
图片
古诗词如一面透镜,映照出中国人对生命的终极叩问。从王维的“人闲桂花落”到苏轼的“世事一场大梦”,七重境界层层递进,既是诗人的精神蜕变史,亦是每个凡人必经的心路历程。这七重境界,从静观万物到勘破虚妄,从超脱得失到拥抱无常,最终在“秋凉”中与生命达成和解。它告诉我们:彻悟不是终点,而是与世界温柔相处的开始。当我们读懂“庐山烟雨”原是寻常,方知真意不在远方;当我们笑对“人生秋凉”,才懂活着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圆满。愿你我皆能在诗词中,照见自己的修行之路。图片
图片
图片
第一重:静境生奇 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出自王维《鸟鸣涧》,描绘春夜山涧的静谧之景:人闲心静时,连桂花飘落的声音都清晰可闻;万籁俱寂中,春山仿佛被夜色浸透,空灵如画。王维以“静”为底色,将自然之细微与生命之空灵融为一体,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。静,是生命的底色,亦是彻悟的起点。当喧嚣退去,心如止水,方能听见桂花落地的轻响,看见春山空明的轮廓。我们总在追逐外物,却忘了向内观照——真正的智慧,往往藏于无声处。静下心来,方能触摸生命的本真。 第二重:超脱得失 看尽人间兴废事,不曾富贵不曾穷。出自陆游《读史》,诗人以历史为镜,纵观千年兴衰更迭,发现富贵如浮云,贫穷亦如幻影。无论朝代如何更替,世事如何变幻,真正的智者早已看透得失,不被外物所困,心境始终如一。得失本是人生常态,若执着于一时的荣辱,便如困于樊笼,难见天地之广。陆游以历史为笔,写下超脱的智慧:真正的富足,不在外物,而在内心。当我们学会放下对得失的执念,方能活得从容自在。 第三重:鹿梦醒真 毕竟几人真得鹿,不知终日梦为鱼。出自黄庭坚《了观师绣观音赞》,化用“蕉鹿梦”典故:有人梦中得鹿,醒后却空;而庄子曾言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”,暗喻世人追逐虚幻,却不知自身亦如梦中鱼,被执念所困。黄庭坚以此讽喻世人,劝人破除对名利的执着。我们总在追逐“得鹿”的幻梦,却忘了自己早已困在“梦为鱼”的牢笼。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,若不能看破虚妄,便永远在得失间徘徊。真正的智慧,是清醒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不被外物所役,不被虚名所累。 第四重:逍遥无碍 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出自苏轼《临江仙·夜饮东坡醒复醉》,描绘诗人夜饮醉后,欲乘小舟远遁,将余生托付于江海。苏轼一生坎坷,却能在逆境中寻得超脱,以“江海”为归宿,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、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。人生如舟,漂泊于世,若能放下对安稳的执念,便能在风浪中寻得自由。苏轼的“江海寄余生”,不是逃避,而是对生命的豁达接纳。当我们学会与命运和解,方能在无常中活出从容,在困境中寻得诗意。图片
第五重:觉悟真我 钱塘江上潮信来,方知今日我是我。出自《水浒传》中鲁智深圆寂前的偈语,化用禅宗公案。钱塘江潮信准时而至,象征自然规律不可违;鲁智深在此刻顿悟,明白真正的“我”不在外相,而在内心的澄明。这是一种对自我本质的彻底觉醒。我们总在外界的喧嚣中迷失自我,却忘了真正的“我”从未改变。潮信来时,方知本心;尘埃落定,始见真我。人生的修行,不过是不断剥去外衣,回归最初的纯粹。当我们不再被名利所惑,方能活出真实的自己。 第六重:道在寻常 到得还来别无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。出自苏轼《观潮》,诗人历经宦海沉浮,晚年重游庐山,发现曾经向往的烟雨、潮汐,不过是寻常景象。真正的“道”,不在远方,而在日常的点滴中。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,也是对世俗追求的彻底释然。我们总在追逐远方的风景,却忘了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。庐山的烟雨,浙江的潮汐,不过是自然的馈赠;人生的真谛,亦藏于平凡之中。当我们学会珍惜当下,方能在琐碎中寻得诗意,在平凡中活出精彩。 第七重:世梦秋凉 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。出自苏轼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,诗人以秋凉喻人生短暂,以大梦喻世事无常。苏轼一生坎坷,却能在苦难中看透生命的本质,将世事比作一场虚幻的梦,而人生不过几度秋凉,转瞬即逝。人生如梦,梦醒时分,方知一切皆空。我们总在为名利奔波,为得失纠结,却忘了生命本是一场短暂的旅程。苏轼的“世梦秋凉”,不是消极,而是对生命的豁达接纳。当我们学会放下执念,方能在无常中活出从容,在短暂中寻得永恒。七重境界,七重人生。从静境生奇到世梦秋凉,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深刻体悟。你在哪一重?愿我们都能在古诗词的智慧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彻悟之道。图片
愿与君共勉共行!图片
END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哪个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